601990南京证券股票,概念,前景,怎么样,个股分析,技术分析,基本面分析
dongfang888
|一、先说说我为啥会关注南京证券(601990)这股票
其实吧,我一开始也没太注意这只股,毕竟A股里券商那么多,什么中信、华泰、东方财富这些名字天天上热搜,南京证券听起来就有点“低调”。但后来有一次跟朋友吃饭,聊到最近股市回暖,他随口提了一句:“你有没有看601990?最近走势挺稳的。”我当时心里一动,心想:哎,这不就是南京证券嘛?然后就开始留意它了。
说实话,我对券商股一直挺感兴趣的。毕竟啊,股市行情好的时候,券商是直接受益的,交易量一上来,经纪业务、投行业务、资管业务全都跟着涨。而且券商属于金融板块,波动大,机会也多。所以我就想,既然都开始关注了,那就得好好研究一下,不能光听别人说好就冲进去,那不是投资,那是赌博。

二、先看看南京证券是个啥公司
南京证券,全名叫南京证券股份有限公司,总部在南京,听名字就知道是地方性券商。它最早是1990年代成立的,算是国内比较早的一批券商之一。2018年在上交所上市,股票代码601990。你别看它不像头部券商那么出名,但它在江苏省内还是挺有影响力的,尤其是在南京本地,很多中老年投资者都喜欢去它家营业部办业务。

它的主要业务呢,和其他券商差不多,包括证券经纪、证券投资咨询、资产管理、证券承销与保荐,还有自营投资这些。不过说实话,它的规模比起中信证券那种“巨无霸”来说,确实小了不少。总资产、营收、净利润这些指标都排在行业中游偏后的位置。但它也有自己的特点,比如在区域市场深耕多年,客户基础稳定,成本控制做得也不错。
我查了一下它的股东结构,发现第一大股东是南京紫金投资集团,是南京市国资委旗下的企业。这意味着它有地方政府背景,稳定性相对高一些。当然,这也可能带来灵活性不足的问题,但这点后面再说。
三、概念这块儿,南京证券沾了哪些热点?
说到“概念”,现在炒股的人特别喜欢看这个。谁家要是能蹭上几个热门概念,股价立马就能飞起来。那南京证券到底沾了哪些概念呢?
首先,最直接的就是“券商概念”。只要是证券公司,基本都算这个范畴。而券商股有个特点——它是市场的“风向标”。股市行情一好,成交量放大,券商的佣金收入就上来了,再加上自营业务也能赚钱,所以业绩往往会有明显改善。所以很多人把券商股当“牛市旗手”,觉得它涨了,说明市场情绪起来了。
其次,它还属于“国企改革”概念。因为它的实际控制人是南京市国资委,属于地方国有企业。这几年国家一直在推国企改革,尤其是金融领域的混改,虽然进展不算特别快,但市场总是抱有期待。一旦有政策风吹草动,这类股票就容易被资金炒作。
再一个,它也算“长三角一体化”概念股。南京是长三角的重要城市,区域经济协同发展对本地金融机构是有利的。虽然这种概念比较虚,不像新能源、AI那么具体,但在题材轮动的时候,也可能被资金拿出来炒一炒。
另外,它还是“MSCI中国”成分股之一。虽然权重不大,但至少说明它被国际指数纳入了,外资理论上是可以买的。这对提升流动性有一定帮助,尤其是在外资流入较多的时期。
总的来说,南京证券的概念不算特别突出,没有像某些券商那样绑定注册制、北交所、金融科技这些强热点,但它该有的基本概念都有,属于“稳妥型选手”。
四、前景怎么样?未来有机会吗?
这个问题问得好,我也一直在琢磨。前景这东西,说白了就是看它未来的成长性和行业环境。
先说行业大环境。券商这个行业,受股市行情影响太大了。牛熊交替,业绩波动剧烈。比如2020年和2021年,股市活跃,成交量破万亿是常态,券商赚得盆满钵满;但到了2022年和2023年,市场低迷,交易量萎缩,很多券商净利润直接腰斩甚至更惨。所以你看,这个行业天生就有周期性。
那现在是什么阶段呢?我个人感觉,经过几年调整,市场估值处于相对低位,政策面也在不断释放利好。比如降低印花税、推进T+0、鼓励长期资金入市等等。虽然全面牛市还没来,但结构性机会不少。如果未来真的迎来一轮像样的反弹或慢牛,券商肯定是受益者之一。
再看南京证券自身的发展。它这几年一直在努力转型,比如加强财富管理业务,推理财产品,搞基金投顾试点。你也知道,现在光靠经纪手续费吃饭不行了,佣金率越来越低,必须往高附加值业务走。它在这方面动作不算快,但也确实在做。
另外,它在投行业务上也有布局,特别是在江苏地区的企业IPO和债券发行方面有一定优势。虽然比不上那些全国性的大投行,但在区域市场里还算吃得开。
还有一个点值得注意:它一直在控制成本,压缩管理费用。从财报上看,它的成本收入比这几年是下降的,说明经营效率在提升。这对于一家中等规模的券商来说,其实是挺重要的生存策略。
不过话说回来,它的挑战也不少。比如品牌影响力不如头部券商,吸引高端人才难;科技投入有限,线上服务体验一般;创新业务推进慢,比如衍生品、跨境业务这些几乎没怎么展开。
所以综合来看,南京证券的前景谈不上“爆发式增长”,但也不是没有机会。如果市场整体回暖,它作为区域性券商,有可能跟随行业一起修复。但如果行业继续内卷,头部效应加剧,它可能会面临更大的压力。
五、个股分析:它到底值不值得研究?
我觉得吧,任何一只股票,只要你想了解,就值得研究。关键是你用什么角度去看。
南京证券这只股,从个体来看,有几个特点:
第一,盘子不大不小。总市值大概在300亿左右,在券商板块里属于中等偏小。这种盘子的好处是,如果有资金愿意拉,股价弹性会比较大;坏处是,如果没有主力关注,很容易被冷落。
第二,股价波动相对温和。不像有些券商股,一天能涨10%以上,它更多是慢慢走。这可能跟它的股东结构和经营风格有关,毕竟有国资背景,不太可能搞太激进的操作。
第三,分红还算稳定。我翻了下近几年的分红记录,基本上每年都有现金分红,虽然比例不算特别高,但至少说明公司愿意回馈股东。对于喜欢收息的投资者来说,这点还挺友好的。
第四,机构关注度一般。你看龙虎榜、研报数量,明显比不上那些热门券商。公募基金持仓也不多。这意味着它目前还不是主流资金的重点标的,但也可能意味着“洼地”存在——万一哪天被发现了呢?
第五,估值水平处于历史低位。市净率PB大概在1倍左右,甚至有时候跌破1倍。这个水平在整个券商板块里算是偏低的。要知道,券商的PB通常在1.5以上才算合理,低于1就是“破净”了。当然,破净不一定代表便宜,也可能是市场对它未来盈利能力没信心。
但换个角度看,如果行业景气度回升,估值修复的空间是存在的。历史上券商股有过多次“破净→修复→高估”的循环,这次会不会再来一次?谁也说不准。
所以我说,这只股值得研究,但不适合所有人。如果你喜欢追热点、炒短线,它可能不够刺激;但如果你愿意耐心观察,理解它的节奏,也许能在合适的时机找到机会。
六、技术分析:它的走势有啥规律?
技术分析这块儿,我是边学边看,不敢说多专业,但至少能看出些门道。
先看周线图。南京证券自从2018年上市以来,整体走的是一个“震荡下行+底部盘整”的格局。上市初期冲到过10块以上,后来一路跌,最低到过6块附近。最近两年基本在6.5到8.5之间来回晃荡。
从形态上看,它有过几次明显的波段。比如2020年下半年,随着市场回暖,它从7块涨到9块多,涨幅接近30%;2023年初也有一次小反弹,从6.8涨到8.3,持续了三四个月。但每次涨完之后,又慢慢回落,说明上方抛压不小。
再看均线系统。目前它的20周均线和60周均线基本走平,价格在均线上下来回穿插,典型的震荡市特征。没有形成明确的趋势,既没有强势突破,也没有持续下跌。
成交量方面,平时成交额不大,一天也就两三亿的样子,属于“冷门股”。但每当市场情绪好转,或者券商板块集体异动时,它的量能会突然放大,说明还是有资金在盯着它。
MACD指标的话,长期处在零轴附近徘徊,红绿柱子来回切换,没有持续的动能。RSI也经常在40到60之间波动,属于中性区域,既不超买也不超卖。
KDJ倒是偶尔会出现金叉,特别是在股价回调到位的时候,但很多时候金叉之后并没有立刻上涨,反而继续磨底,说明信号可靠性一般。
布林带来看,股价大部分时间在中轨和下轨之间运行,偶尔触及上轨就被打回来,说明上方阻力较强。只有在大盘整体强势时,才能短暂站上上轨。
还有一个有意思的现象:它和沪深300指数的相关性比较高。也就是说,它更多是跟随大盘走,独立性不强。你很少看到它逆势大涨,也很少看到它独自暴跌。这说明它的走势更多反映的是整个市场的风险偏好,而不是公司自身的重大变化。
综合来看,技术面上,南京证券目前处于“蓄势待发”还是“继续沉寂”,很难判断。它没有明显的上涨趋势,但也没有破位下行的风险。更像是在一个箱体内等待方向选择。
如果你做波段,可以关注6.5这个支撑位和8.5这个压力位。跌破6.5可能要去测试前低,突破8.5则可能打开上行空间。但前提是整个券商板块要动,单靠它自己很难走出独立行情。
七、基本面分析:它到底赚不赚钱?
基本面才是硬道理,技术只是辅助。所以我专门花时间看了它的财报,尤其是最近三年的数据。
先看营收。2021年它的营业收入是34亿左右,2022年降到30亿,2023年进一步降到28亿。连续两年下滑,说明业务确实在收缩。这跟整个行业的情况差不多,毕竟那两年市场不好。
净利润更明显。2021年还能赚10亿,2022年掉到7亿,2023年只剩5.8亿。三年下来,利润缩水了将近一半。这个速度确实有点吓人。

拆开来看,它的收入来源主要是四块:经纪业务、自营业务、投行业务和资管业务。
经纪业务收入这几年一直在降。原因很简单——佣金战打得太狠了,现在万1.5都算高的,很多互联网券商直接给散户万0.8,传统券商根本拼不过。南京证券虽然也在推线上平台,但影响力有限,新增客户不多。
自营业务波动最大。2021年股市好,自营赚了不少;2022年债市股灾,亏了一笔;2023年稍微缓过来一点,但整体还是偏弱。这说明它的投资能力不算特别强,抗风险能力一般。
投行业务倒是有点亮点。虽然总量不大,但在江苏省内做了不少中小企业IPO和债券项目。特别是地方政府平台债这块,它有一定的资源优势。不过相比头部券商动辄几十亿的承销收入,它的体量还是太小。
资管业务规模也不大,产品种类偏保守,主打固收类,权益类产品很少。这导致费率低,收入贡献有限。
再说资产质量。它的净资产大概在120亿左右,资产负债率不算高,财务结构还算稳健。没有明显的债务风险。

资本充足率方面,核心净资本和风险覆盖率都符合监管要求,说明经营是合规的,不会突然出问题。
ROE(净资产收益率)这几年一直在下滑,从2021年的8%左右降到2023年的4%以下。这个水平在券商里算是偏低的。要知道,头部券商即使在熊市,ROE也能维持在6%以上。
成本控制方面,它的管理费用率在下降,员工人数也略有减少,说明在主动瘦身。但与此同时,研发投入和营销投入都没怎么增加,可能会影响长期竞争力。
最后看分红。近三年每年都分红,每股派息0.2元左右,股息率按当前股价算大概在2.5%上下。这个水平在银行股里不算高,但在券商股里已经算不错了,毕竟很多券商都不怎么分红。
总结一下基本面:公司经营稳定,没有暴雷风险,但增长乏力,盈利能力在下滑。属于“守得住家业,但打不开新局面”的类型。

八、和其他券商比,它有啥不一样?
我特意拿它和几家同类券商做了对比,比如东吴证券、国元证券、山西证券这些,都是区域型券商,规模相近。
发现几个有意思的点:
第一,南京证券的资产质量略好一些。它的不良资产率低,拨备计提充分,风控做得相对扎实。
第二,它的区域集中度更高。超过六成的营业部都在江苏省内,尤其是南京、苏州、无锡这些城市。而其他几家分布更广一些。好处是深耕本地,客户粘性强;坏处是抗区域风险能力差,万一江苏经济出问题,影响会比较大。
第三,它的互联网转型慢半拍。比如APP体验、智能投顾、线上开户这些,用户反馈普遍不如东方财富、华泰这些券商。年轻人更愿意去大平台,不愿意用地方券商的App。
第四,它的投行业务特色更鲜明。比如在绿色债券、乡村振兴债这些政策支持领域,它做得比较多,有一定的差异化优势。

第五,它的管理层相对稳定。高管团队变动不大,战略延续性较强。不像有些券商,换一个董事长就换一套打法,搞得内部动荡。
所以你说它好不好?谈不上碾压对手,但也各有长短。它不是最差的,也不是最好的,属于“中等生”。
九、现在这个位置,能看吗?
这是个很现实的问题。很多人都在问:现在6块多、7块多的价格,是不是到底了?能不能抄?
我的看法是:位置是低,但低不代表马上会涨。
你看它的历史股价,最低到过6块附近,现在就在这个区域晃悠。从估值看,PB破1,确实便宜。但问题是,市场为什么给它这么低的估值?是因为不相信它未来能赚更多钱。

而且你要考虑整个行业的竞争格局。现在券商行业马太效应越来越明显,大券商靠品牌、科技、资本优势通吃,中小券商生存空间被挤压。南京证券要想突围,难度不小。
但反过来说,如果政策发力,比如资本市场改革深化、交易制度优化、财富管理大发展,整个券商板块估值修复,它作为其中一员,也会受益。
所以现在这个位置,不能说没机会,只能说需要耐心。它不像那种有明确催化剂的股票,比如某个并购、某个新产品发布,能立刻点燃市场热情。它更像是一个“等待时机”的品种。
如果你是那种喜欢折腾、追求短期收益的人,可能不太适合它;但如果你愿意放长线,观察行业变化,把它当作组合里的一个配置选项,那倒也可以考虑。
十、我自己是怎么看待它的?
说实话,我没买它,也没卖空它,就是一直在观察。
我觉得它像一个“老实人”——不张扬,不犯错,做事稳当,但也没什么惊喜。你指望它带你飞,很难;但你说它会突然崩盘,好像也不太可能。
我对它的态度是:保持关注,不急于出手。等市场环境更明朗一些,等它自己释放出更强的信号,再决定要不要参与。
毕竟投资嘛,最重要的不是抓住每一个机会,而是避开那些看不懂的风险。南京证券不属于那种高风险高回报的类型,但它也不是稳稳躺赢的选择。
每个人的投资风格不同,有人喜欢搏弹性,有人喜欢守底线。对我来说,它更像是一道“思考题”,而不是一道“选择题”。
相关自问自答:
问:南京证券是国企吗?
答:是的,它的实际控制人是南京市国资委,属于地方国有控股企业。
问:南京证券破净了吗?
答:是的,它的市净率长期在1倍以下,属于破净状态。
问:它最近几年分红怎么样?
答:每年都有现金分红,每股大约0.2元左右,股息率在2.5%上下。
问:它的主要业务有哪些?
答:主要包括证券经纪、自营投资、资产管理、投资银行和证券投资咨询。
问:它在行业中的排名如何?
答:整体处于行业中下游水平,资产规模、营收和利润都不靠前。
问:它属于什么板块?
答:属于证券板块,同时也是金融股、国企改革概念股和长三角概念股。
问:它的股价受什么影响最大?
答:主要受股市整体行情、成交量变化和券商板块情绪的影响。
问:它有参与北交所业务吗?
答:有,它具备北交所的保荐资格,也参与了一些中小企业挂牌项目。
问:它的App好用吗?
答:用户反馈一般,功能齐全但界面设计和操作体验相比头部券商有差距。
问:它未来有机会转型成功吗?
答:有机会,但挑战不小,取决于行业环境、政策支持和公司自身的执行力。
问:它和东方财富比有什么区别?
答:东方财富是互联网券商龙头,科技强、流量大;南京证券是传统区域券商,依赖线下和本地资源。
问:它会被借壳上市吗?
答:可能性极低,它本身就是上市公司,不存在借壳问题。
问:它有外资持股吗?
答:有,作为MSCI成分股,理论上允许外资买入,但实际持股比例不高。
问:它最近有被处罚吗?
答:公开信息显示,近年没有重大违规或监管处罚记录。
问:它适合长期持有吗?
答:是否适合取决于你的投资目标和风险偏好,它不具备高成长性,但有一定稳定性。
问:它的员工待遇怎么样?
答:公开数据有限,但从行业平均水平看,薪酬低于一线券商,但稳定性较好。
问:它有子公司吗?
答:有,旗下有南证期货、巨石创投等子公司,涉及期货和股权投资领域。
问:它参与过注册制改革吗?
答:参与了,作为保荐机构承销过一些注册制下的IPO项目,但数量不多。
问:它的客户主要是哪些人?
答:以江苏省内的个人投资者为主,尤其是中老年客户群体较多。
问:它有网上开户吗?
答:有,支持线上开户,流程和其他券商类似。
问:它未来会合并其他券商吗?
答:目前没有相关信息,区域性券商整合虽有传闻,但尚未落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