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0899*ST凯鑫股票,概念,前景,怎么样,个股分析,技术分析,基本面分析
dongfang888
|《300899*ST凯鑫股票,概念、前景、怎么样?——一个普通投资者的视角》
一、我为什么会关注这只股票?
说实话,一开始我也没太注意300899这只股票。毕竟现在A股有五千多只个股,每天涨跌轮动,热点切换得比翻书还快。但有一次我在刷财经新闻的时候,看到“*ST凯鑫”这几个字反复出现在一些讨论退市风险和重组预期的帖子里,心里就有点好奇了。你说这公司都戴上星号了,按理说应该没人关注才对,怎么反而还有人讨论它?于是我就开始查资料,想看看这到底是个什么样的公司。

后来我发现,*ST凯鑫其实是一家做环保工程服务的公司,主要业务集中在工业废水处理这块。听起来挺专业的,也符合这几年国家提倡绿色发展的大方向。可问题是,这家公司近几年业绩一直不太理想,甚至连续亏损,这才被戴上了“*ST”的帽子。不过也正是因为它处在这种“生死边缘”的状态,反而吸引了一些喜欢博弈重组或者反转机会的投资者。
所以你看,我不是因为什么内幕消息才关注它的,纯粹是出于一种“这公司还能不能活下来”的好奇心。再加上最近市场对ST板块的情绪似乎有些回暖,我就更想深入了解一下了。
二、先搞清楚:*ST凯鑫到底是干什么的?
你要是问我*ST凯鑫是做什么的,我得先翻翻它的年报和官网信息才能说得清楚。根据公开资料来看,这家公司全名叫“上海凯鑫分离技术股份有限公司”,2014年成立,2020年在创业板上市,股票代码就是300899。
它的主营业务主要是围绕膜分离技术展开的,简单来说,就是用特殊的“膜”来过滤水里的杂质,尤其是针对一些高难度的工业废水,比如化工、制药、食品饮料这些行业的废水处理。他们提供的不是简单的设备销售,而是整套的工艺设计、系统集成和后续运营服务,属于典型的环保工程类企业。
我记得以前看过一个案例,说是他们给一家药厂做了个中水回用项目,把原本要排掉的废水经过处理后又能重新用于生产,既节省了水资源,又减少了排污压力。这种技术其实在环保要求越来越严的背景下,理论上是有市场的。
不过话说回来,虽然技术听着挺高科技,但他们客户集中度比较高,前五大客户的收入占比常年超过60%,这就意味着一旦某个大客户流失,对公司业绩影响会非常大。而且这类项目周期长、回款慢,很多款项都是分期支付的,导致现金流一直比较紧张。
另外,我还注意到他们的研发投入虽然不算低,但在整个行业中并不算特别突出。毕竟环保领域竞争激烈,像碧水源、首创环保这些大公司体量更大、资源更多,小公司想突围确实不容易。
所以总的来说,*ST凯鑫的技术有一定门槛,商业模式也算清晰,但规模小、客户依赖性强、资金链紧张,这些都是实实在在的问题。
三、“*ST”是什么意思?这对股票意味着什么?
说到“*ST”,可能有些人还不太明白这是啥意思。我刚开始炒股那会儿也不懂,还以为是某种特殊标识。后来才知道,“*ST”其实是“特别处理”的缩写,前面加个星号,表示这家公司已经被交易所认定为“存在退市风险”。
具体来说,如果一家上市公司连续两年净利润为负,或者净资产为负,或者其他财务指标不达标,就会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股票名称前面就会加上“*ST”。而如果第三年还是达不到标准,那就真的要退市了。
那*ST凯鑫是怎么戴上这个帽子的呢?查了一下财报,原来是2022年和2023年连续两年亏损,而且2023年末的净资产也变成了负数,这就触发了退市风险警示的条件。所以从2024年开始,它就被正式标记为“*ST凯鑫”。

这意味着什么呢?首先,交易规则上会有变化,比如涨跌幅限制仍然是20%,但风险提示更明显;其次,投资者心理上也会受到影响,很多人一看见“*ST”三个字就直接回避,觉得这是“垃圾股”、“高危股”。
但反过来看,也有不少人专门盯着这类股票,因为他们知道,越是濒临退市的公司,越有可能通过重组、资产注入、债务重整等方式“起死回生”。一旦成功摘帽,股价可能会迎来一波爆发式上涨。所以这类股票往往波动剧烈,有人称之为“刀尖上的舞蹈”。
我自己倒是觉得,*ST不代表一定不行,也不代表一定能翻身,关键还得看公司有没有实质性的改善动作。比如有没有新的订单进来?有没有引入战略投资者?管理层是不是在积极自救?这些才是决定命运的关键因素。

四、它的概念题材有哪些?现在还吃香吗?
现在炒股的人都喜欢讲“炒概念”,我也不能免俗。所以当我研究*ST凯鑫的时候,自然也会去想:这只股票能蹭上哪些热门题材?
第一个想到的就是“环保”概念。毕竟它主业就是污水处理、节能减排,属于典型的环保产业链中的一环。这几年国家一直在推“双碳”目标,环保政策不断加码,理论上这类企业应该是受益者。
但问题在于,环保这个行业本身已经过了最火热的阶段。早几年像“大气治理”、“垃圾分类”这些概念炒得沸沸扬扬,但现在大家更关注的是新能源、人工智能、半导体这些新赛道。环保股整体关注度下降了不少,除非有重大政策利好,否则很难成为市场主线。
第二个概念是“专精特新”。我查了一下,*ST凯鑫确实在2022年被评为上海市“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说明它的技术有一定的独特性。这类企业通常具备“小而美”的特征,在细分领域有竞争力。不过说实话,“专精特新”这个标签目前在市场上并没有形成持续的炒作逻辑,更多是作为一种资质背书存在。
还有一个潜在的概念是“壳资源”。因为它是创业板公司,市值不大,股权结构相对简单,又是*ST状态,很容易被人拿来当作借壳上市的目标。尤其是在注册制推进之后,直接IPO难度加大,借壳的需求有所回升。所以有些人分析认为,*ST凯鑫有可能成为某些企业曲线上市的选择。

当然,这也只是推测。毕竟到现在为止,并没有明确的重组公告或股权转让消息出来。而且创业板借壳的要求比主板严格得多,必须符合“符合国家战略的高新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这一条,不是随便哪个公司都能来借壳的。
所以综合来看,*ST凯鑫的概念还算丰富,既有环保、专精特新的基本面支撑,又有壳资源的想象空间。但这些概念目前都不算特别强势,能不能被市场认可,还得看后续有没有实际进展。
五、未来前景怎么样?真有机会“摘帽”吗?
这是我最关心的问题之一:*ST凯鑫到底有没有希望摆脱“*ST”的身份,重新回到正常股的行列?
要知道,想要“摘帽”,核心条件就是:在下一个会计年度实现盈利,并且期末净资产转正。也就是说,2024年的年报必须交出一份合格的成绩单,否则就面临退市风险。
那么问题来了:它能做到吗?
从目前已知的信息来看,公司在2024年上半年确实有一些积极信号。比如他们在半年报里提到,新签订单同比增长了30%以上,有几个大型工业废水处理项目已经开始施工;同时也在积极推进应收账款回收,部分长期拖欠的款项已经达成还款协议。
此外,公司管理层也在公开场合表示,正在寻求外部融资渠道,包括与地方政府平台公司洽谈合作,争取获得流动性支持。如果这些措施落地,确实有助于缓解资金压力。
但也有很多不确定因素。比如说,新项目的执行周期普遍较长,短期内难以转化为利润;历史遗留的坏账问题依然严重,部分子公司还在计提减值准备;再加上整个环保行业景气度不高,地方政府财政紧张,导致很多项目延期或取消。
更现实的问题是,就算今年勉强扭亏为盈,净资产能否由负转正也是个大问号。毕竟过去几年累计亏损太多,光靠一年的盈利恐怕填不上那个窟窿。
所以我个人的看法是:摘帽的可能性存在,但难度非常大。除非有外部力量介入,比如政府救助、战略投资、资产注入,否则仅靠自身经营改善,恐怕很难在短时间内完成逆转。
当然,资本市场从来不缺奇迹。我们见过太多濒临退市最后却成功翻身的例子。所以也不能完全否定它的可能性,只是需要保持理性,别把希望寄托在“万一”上。
六、技术面上怎么看?走势有什么特点?
除了基本面,我也看了看*ST凯鑫的技术图形。毕竟作为一个普通股民,K线图还是最直观的参考工具之一。
先说整体趋势吧。自从被戴帽以来,这只股票基本上处于阴跌状态,成交量也不大,属于典型的“无人问津”类型。但从2024年下半年开始,情况有点变化——股价出现了几次明显的放量拉升,尤其是某几天突然涨停,然后又快速回落,给人一种“有人在试盘”的感觉。
我仔细看了下日线图,发现它经常出现“长上下影线”的K线形态,说明多空双方分歧很大。有时候早上冲高,下午就被砸下来;有时候尾盘突然拉升,第二天又低开。这种走势很典型地反映了市场对它的态度:既不想完全放弃,又不敢重仓押注。
再看均线系统,目前股价长期运行在所有均线之下,属于典型的空头排列。5日、10日、20日均线都呈向下趋势,只有偶尔反弹到短期均线附近就被压制回来。MACD指标也一直在零轴下方运行,绿柱虽然有所缩短,但还没出现金叉信号。
布林带方面,股价多数时间贴着下轨运行,偶尔触及中轨就迅速回落,说明上方压力较大。RSI(相对强弱指标)则在30-50之间震荡,没有进入超卖区,也没有明显超买,属于弱势整理格局。
值得一提的是,它的换手率一直很低,大部分时间在1%-3%之间,远低于创业板平均水平。这说明参与交易的人不多,流动性较差,稍微大一点的资金进出都会引起价格剧烈波动。
还有一个现象让我挺在意的:每当有关于ST板块政策调整的消息传出时,这只股票就会异动。比如前段时间市场传言监管层可能放宽ST股重组条件,当天它就拉了个涨停。虽然第二天又跌回去,但至少说明有一部分资金在博弈政策红利。
总的来说,技术面显示这只股票仍处于弱势区间,缺乏明确的方向指引。但如果后续有利好消息配合,不排除走出一波超跌反弹行情的可能。只是这种行情往往来得快去得也快,操作难度很高。
七、基本面分析:财务数据透露了哪些信息?
接下来咱们深入一点,看看它的财务报表到底说了些什么。
先看利润表。2023年年报显示,公司全年营收约1.8亿元,同比下降了近20%;归母净利润亏损约4500万元,比2022年亏得更多。毛利率从去年的35%下滑到28%,说明项目盈利能力在下降。期间费用率却在上升,尤其是管理费用增长较快,可能是由于人员结构调整或计提了额外支出。
资产负债表更让人担忧。截至2023年底,总资产约5.6亿元,总负债高达6.1亿元,净资产为-5000万元左右,已经资不抵债。流动比率低于0.8,速动比率更低,短期偿债能力极差。应收账款接近2.3亿元,占总资产四成以上,账龄普遍偏长,三年以上的占比不小,回收难度大。
现金流量表也不乐观。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净额为负1200万元,说明主业造血能力不足;投资活动现金流也为负,主要是固定资产投入减少所致;筹资活动现金流勉强为正,靠的是少数股东增资和借款支撑。
到了2024年三季报,情况略有好转。前三季度营收约1.3亿元,同比微增5%;亏损收窄至约2800万元,相比去年同期减亏30%左右。经营性现金流首次转正,达到+600万元,这是一个积极信号,说明回款工作可能取得了一定成效。
不过要注意的是,这些改善是否可持续还有待观察。毕竟三季度往往是工程项目结算高峰期,季节性因素影响较大。而且目前还没有看到大规模的新融资到位,资金链依旧脆弱。
另外,审计意见也是一个重点。2023年财报被出具了“保留意见”,理由是对持续经营能力存在重大不确定性。这意味着会计师事务所也不确定这家公司能不能活下去。如果2024年继续被出具非标意见,即使盈利也可能无法摘帽。
所以从基本面角度看,*ST凯鑫的问题非常清晰:收入萎缩、利润亏损、资不抵债、现金流紧张、审计风险高。虽然近期有些边际改善,但整体状况仍然堪忧。
八、和其他同类公司比,它处在什么位置?
为了更好地理解*ST凯鑫的位置,我还特意找了几家同行业的公司做了对比,比如碧水源、万邦达、金科环境等。
先看规模。碧水源年营收几十亿,市值上百亿;万邦达也有十几亿营收;而*ST凯鑫才不到两亿,完全不是一个量级。无论是品牌影响力、客户资源还是融资能力,差距都非常明显。
再看盈利能力。行业平均毛利率在30%-40%之间,*ST凯鑫勉强接近下限;净利率方面,其他公司有的还能维持在10%以上,而它是持续亏损,毫无盈利能力可言。
技术研发投入上,碧水源每年研发费用上亿,拥有数百项专利;*ST凯鑫的研发投入虽然占营收比例不低,但绝对金额很小,团队规模也有限,创新能力和技术储备明显不足。
不过它也有自己的优势,比如在某些特定领域的膜分离工艺上有一定积累,特别是在高盐废水处理方面有过成功案例。而且作为民营企业,决策机制相对灵活,转型速度可能更快。
但从整体竞争力来看,它显然处于行业下游水平,属于“夹缝中求生存”的状态。既没有大公司的资源优势,也没有小公司的爆发潜力,处境颇为尴尬。
所以如果你拿它和同行比,结论很明确:无论从规模、盈利、技术还是抗风险能力来看,它都不是一个强者。但它也不是完全没有价值,至少它的技术和资质还在,只要能解决资金和订单问题,还是有机会缓过来的。
九、市场情绪和资金动向如何?
最后我想聊聊市场对它的态度。
说实话,大多数散户对*ST股是敬而远之的。毕竟谁也不想踩雷,万一退市了本金打水漂,那可真是欲哭无泪。所以在日常交易中,你能感觉到这只股票的关注度很低,论坛里讨论的人不多,券商研报更是几乎看不到。
但有意思的是,总有那么一小撮资金在默默关注它。比如龙虎榜上偶尔会出现一些营业部的身影,买卖金额不大,但节奏感很强,像是在试探市场反应。有时候一天成交两三千万,第二天又缩到几百万,波动非常明显。

我还注意到,北向资金和机构持仓基本为零,说明主流资金根本不碰这类高风险品种。主力资金净流出趋势也比较明显,长期处于净卖出状态。
但换个角度想,正因为没人看好,估值才会被打压到极低水平。目前它的市净率已经是负数(因为净资产为负),市销率也只有1倍左右,在整个环保板块中算是偏低的。如果未来真能扭转局面,修复空间确实存在。

另外,随着注册制全面推行,市场对退市制度的认知也在加深。越来越多投资者开始意识到,不是所有*ST股都会退市,也不是所有退市股都没有价值。这种观念的变化,或许会让一部分人愿意尝试参与这类股票的风险博弈。
所以总体来说,市场情绪偏向悲观,但并非完全绝望。只要有一点点利好释放,就可能引发短线资金的炒作热情。只是这种情绪驱动的行情往往不可持续,追高风险极大。
十、总结一下我的看法
写到这里,我已经把自己对*ST凯鑫的所有想法都梳理了一遍。我不是专家,也不是分析师,只是一个普通的投资者,凭着公开信息和自己的理解在思考这个问题。

我觉得这家公司最大的问题是“生存危机”。它不是没技术,也不是没市场,而是陷入了“亏损—资金紧张—接单困难—继续亏损”的恶性循环。要想打破这个循环,光靠内部改革远远不够,必须要有外部力量介入。
它的机会在于“变局”。无论是政策扶持、债务重组,还是引入战投、资产重组,只要有一个突破口打开,就有可能迎来转机。而资本市场的魅力就在于,有时候“预期”比“现实”更重要。
但我也不得不承认,这条路充满不确定性。谁也不知道2024年年报会不会达标,谁也不知道会不会有神秘买家出现,谁也不知道监管部门会不会网开一面。在这种环境下做判断,真的需要很大的心理承受能力。
所以我对自己的提醒是:可以关注,但不要沉迷;可以研究,但不要冲动;可以设想各种可能,但一定要做好最坏打算。
毕竟投资这件事,最重要的不是赚多少钱,而是守住底线,活得长久。
相关自问自答
*Q:ST凯鑫会被退市吗?
A:目前来看存在退市风险,因为它2022年和2023年连续亏损且净资产为负。能否避免退市,取决于2024年能否实现盈利并让净资产转正。最终结果要等2024年年报披露后由交易所判定。

*Q:ST凯鑫属于什么板块?
A:它属于环保工程板块,具体细分是工业废水处理和膜分离技术应用领域。同时也涉及“专精特新”和“ST重组”等相关概念。
Q:为什么*ST凯鑫的股价有时会突然涨停?
A:这类股票容易受到消息面或情绪面影响,比如市场传闻重组、政策利好、资金试盘等因素都可能导致短期异动。但由于基本面较弱,涨停后往往难以持续。
*Q:ST凯鑫有重组的可能性吗?
A:理论上存在重组可能,特别是考虑到其创业板属性和较小的市值,具备一定的“壳”价值。但截至目前,并无官方公告或实质性进展,属于市场猜测范畴。
Q:它的主要风险有哪些?
A:主要风险包括持续亏损、资不抵债、现金流紧张、客户集中度过高、应收账款回收难、审计意见保留以及退市风险等。
Q:2024年有没有摘帽的希望?
A:有一定希望,前提是公司在2024年实现盈利且净资产由负转正。目前公司正在努力改善经营状况,但能否达成目标尚不确定。
Q:为什么机构很少关注这只股票?
A:因为*ST股票存在退市风险,多数公募基金和保险资金按规定不能买入,且基本面较差,缺乏长期投资价值,因此主流机构普遍回避。
Q:普通投资者适合参与吗?
A:这取决于个人风险承受能力。该股票波动大、风险高,适合有一定经验、能承受极端损失的投资者进行谨慎观察,不适合追求稳健收益的人群。
Q:它的核心技术是什么?
A:主要是基于膜分离技术的工业废水处理解决方案,涵盖超滤、反渗透、纳滤等多种工艺,在高盐、高COD废水处理方面有一定应用经验。
Q:在哪里可以查到它的最新公告?
A:可以通过巨潮资讯网(www.cninfo.com.cn)搜索“*ST凯鑫”或股票代码“300899”,查看公司发布的定期报告、临时公告及相关文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