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服 |
手机网
三财网网站欢迎您!
广告

601607上海医药股票,概念,前景,怎么样,个股分析,技术分析,基本面分析

2025-10-10 09:44 来源:本站 作者: dongfang888
分享到
关注三财网在线:
在线咨询:
  • 扫描或点击关注三财网在线客服

《601607上海医药股票,概念、前景、怎么样?——一个普通投资者的视角》


一、我为什么会关注601607上海医药这只股票?

说实话,一开始我也没太注意这只股票。毕竟A股市场几千只股票,每天都有各种消息满天飞,谁有那么多精力去挨个研究呢?但有一次我在刷财经新闻的时候,看到“医药板块整体回暖”这个标题,心里就咯噔一下。这几年疫情折腾得大家对健康越来越重视,医药行业好像确实有点不一样了。

然后我就开始翻一些机构的研报,结果发现上海医药这个名字反复出现。它不仅是沪市的老牌上市公司,而且市值不小,业务覆盖面也挺广。再加上它是国企背景,听起来就让人觉得“稳当”。于是我就想,要不抽空好好了解一下这只股票?反正闲着也是闲着,总比瞎买强吧。

后来我又在几个投资论坛上看到有人讨论它,说它“盘子大、波动小、适合长期持有”,还有人说它“估值偏低、有补涨潜力”。这些话听得我心里直痒痒,虽然我也知道不能光听别人说,但至少说明这公司不是默默无闻的那种,值得多看两眼。

所以你看,关注它的原因其实挺现实的:一是行业热度高,二是公司本身有一定知名度,三是身边人都在聊,你不了解都不行。就这么着,我开始认真琢磨起601607来了。


二、上海医药到底是做什么的?别被名字骗了

很多人一听“上海医药”,第一反应可能是“哦,就是卖药的呗”。其实没那么简单。我刚开始也是这么以为的,后来查资料才发现,这家公司可不只是开药店或者生产药品那么简单。

它全名叫“上海医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是上海市国资委控股的一家大型综合性医药企业。你要是翻开它的年报,会发现它的业务链条特别长,几乎涵盖了整个医药产业链。简单来说,它干的事儿可以分成三大块:医药工业、医药商业和创新研发

先说医药工业这块。他们自己生产药品,包括化学药、中药、生物药等等。像一些常见的降压药、抗生素、抗肿瘤药,可能就有他们的产品。而且他们旗下有不少子公司,比如正大青春宝、上药信谊,都是业内有点名气的品牌。

然后是医药商业,这一块其实更“接地气”。你可以理解为他们是全国范围内的“药品批发商+配送商”。他们从厂家拿货,再卖给医院、药店,甚至直接供应给基层医疗机构。这一块虽然利润薄一点,但走量大,现金流稳定,属于典型的“细水长流”型业务。

最后是创新研发。这部分现在越来越受重视了。他们也在搞新药研发,尤其是在肿瘤、自身免疫病这些热门领域布局了不少项目。虽然目前还没出几个爆款,但至少方向是对的,毕竟未来医药行业的竞争,拼的就是创新能力。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他们在全国有几十家子公司,覆盖了20多个省市,网络非常广。这种规模效应在集采背景下尤其重要——哪怕单品降价了,只要销量够大,还是能活得下去。

所以你看,上海医药不是那种单一业务的小公司,而是一个“全产业链”的大平台。你说它是制药厂吧,它还做流通;你说它是经销商吧,它又有自己的药厂。这种模式在当前环境下,其实挺有韧性的。


三、它的“概念”到底有哪些?值不值得炒?

说到“概念”,现在炒股的人最喜欢听这个词了。什么“AI概念”、“新能源概念”、“国企改革概念”,一听就觉得要涨。那上海医药有什么概念呢?咱们来掰扯掰扯。

首先最明显的,当然是医药医疗概念。这不用多说了,只要是跟健康相关的,都算。特别是在后疫情时代,大家对医药的需求明显提升了,不管是预防、治疗还是康复,都离不开药企的支持。所以只要市场情绪偏向防御性板块,医药股往往就会被资金盯上。

其次,它是国企改革概念股。你别小看这一点。虽然它已经是国企了,但近年来一直在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比如引入战略投资者、优化治理结构、推动管理层激励等等。这些动作虽然不轰动,但细水长流地积累下来,可能会带来效率提升和估值修复的机会。

再一个,它也算是央企/地方国资整合概念的一部分。上海这几年一直在推动本地优质资产的整合重组,像上海电气、上汽集团都在动,医药这块自然也不会落下。虽然目前还没有明确的重组计划,但市场上总有这种预期存在,时不时就会被拿出来炒一炒。

还有就是中医药振兴概念。国家这几年大力支持中医药发展,出台了不少政策。而上海医药手里握着不少老字号中药品牌,比如雷允上、龙虎牌等,这些都是有历史底蕴的IP。如果政策红利持续释放,这些资产的价值可能会被重新评估。

还有就是中医药振兴概念。国家这几年大力支

另外,它也算沾边创新药概念。虽然它的创新药占比还不高,但它确实在投入研发,也有几个在临床阶段的项目。尤其是在ADC(抗体偶联药物)、双抗这些前沿领域,已经有了一些布局。虽然离商业化还远,但只要有故事讲,市场就愿意给点溢价。

还有一个容易被忽略的概念,叫高股息防御型股票。你看它的分红一直挺稳定的,近几年股息率基本维持在3%以上,在整个医药板块里算是不错的。对于那些不想追涨杀跌、只想拿点稳定回报的人来说,这类股票是有吸引力的。

还有一个容易被忽略的概念,叫高股息防御型

当然啦,概念归概念,能不能兑现又是另一回事。我见过太多股票靠着一个“概念”炒上去,最后啥也没落下来。所以我觉得,听概念可以,但不能迷信。关键还得看公司本身干得怎么样。


四、未来的前景到底怎么样?我看是喜忧参半

谈到前景,我就得实话实说了。我对上海医药的未来,总体感觉是“稳中有变,挑战不少”。

先说好的一面。第一,中国老龄化趋势越来越明显,60岁以上人口已经超过2.8亿,这对医药行业来说是个巨大的长期需求支撑。老年人用药频率高、慢性病多,药品消费只会越来越多。上海医药作为全国性医药流通龙头,肯定能吃到这波红利。

第二,国家在推“分级诊疗”和“基层医疗建设”,这意味着更多的药品要下沉到社区医院、乡镇卫生院。而上海医药的配送网络正好覆盖广泛,尤其是华东地区根基深厚,这种政策导向对他们是有利的。

第二,国家在推“分级诊疗”和“基层医疗建

第三,随着医保控费常态化,医院对供应链效率要求越来越高,谁能做到“快、准、省”,谁就能拿到更多订单。上海医药在这方面有系统优势,信息化程度也不低,未来在集采配送、医院SPD(院内物流)服务这些新业务上,还有拓展空间。

再说创新方面。虽然他们现在的创新药成果不多,但如果能在某些细分领域实现突破,比如某个抗癌药获批上市,那就可能打开新的增长曲线。毕竟资本市场最喜欢听“从仿制走向创新”的故事。

但问题也不少。最大的一个就是集采压力。这几年国家组织的药品集中采购,动不动就把价格砍掉七八成。上海医药很多传统产品都被纳入集采名单,利润空间被严重压缩。虽然销量上去了,但毛利率却在往下走,这对业绩是个实实在在的打击。

第二个问题是内部管理效率。毕竟是国企出身,层级多、决策慢、机制不够灵活的问题一直存在。虽然他们在推改革,但见效需要时间。相比之下,一些民营药企反应更快,机制更活,在市场竞争中反而更有优势。

第三个是研发投入相对不足。你看恒瑞、百济神州这些公司,每年砸几十亿做研发,而上海医药的研发费用占营收比重一直不高,大概在2%-3%左右。这个水平在创新药赛道里根本不够看。没有足够投入,哪来的创新成果?

还有一个潜在风险是商誉问题。他们过去并购了不少企业,积累了一定的商誉。一旦某些子公司业绩不达预期,就可能出现减值,直接影响净利润。这种事情在别的公司身上已经发生过好几次了,不得不防。

所以综合来看,我觉得它的前景不算差,但也谈不上特别亮眼。它更像是一个“守成者”,而不是“颠覆者”。如果你期待它短期内爆发式增长,那可能会失望;但如果你把它当作一个稳健型选手,长期观察,也许会有不一样的看法。


五、这只股票到底“怎么样”?我的真实感受

这个问题问得好。很多人炒股都喜欢问:“这只股好不好?”但“好”这个字太模糊了。你说业绩好?股价好?还是未来潜力好?每个人标准不一样。

那我自己是怎么看的呢?我试着从几个维度来说说我的真实感受。

首先是业绩表现。我翻了它最近三年的财报,营收一直在增长,去年超过了2500亿元,这数字听着挺吓人的,毕竟是全国前几的医药流通商。但净利润增速就没那么乐观了,有时候 barely 跟上GDP增速。而且ROE(净资产收益率)常年在8%-10%之间徘徊,说实话不算高。比起一些ROE动辄15%以上的消费或科技公司,它的盈利能力显得有点平庸。

其次是估值水平。目前它的市盈率(PE)大概在12倍左右,PB(市净率)不到1.5倍。放在整个A股市场看,尤其是对比那些动辄四五十倍PE的医药股,这个估值确实是偏低的。有些人就说:“这么便宜,是不是被低估了?”但我总觉得便宜有便宜的道理。估值低,往往是因为成长性不够强,或者市场对它的预期不高。

再看股价走势。过去五年,它的股价基本上是在一个区间里震荡,涨得慢,跌得也慢。不像有些医药股能一口气翻几倍,它更像是“温吞水”。好处是波动小,适合胆小的人拿着;坏处是如果你指望靠它赚快钱,那恐怕要失望。

还有就是股东结构。我发现它的前十大股东里,大多是国资背景和机构投资者,散户持股比例不算高。这意味着股价不容易被游资炒作,但也说明缺乏短期爆发力。机构喜欢它的稳定性,但不太愿意给太高溢价。

另外我还注意到一点,它的分红还算稳定。连续多年每10股派现4元以上,现金分红率也保持在40%左右。这对于追求现金流的投资者来说是个加分项。不过话说回来,分红再多,股价不涨,总收益也不会太高。

总的来说,我对它的评价是:一家基本面扎实、经营稳健、但缺乏惊喜的公司。它不会让你一夜暴富,但也不太可能让你亏得太惨。就像一个老实上班的公务员,工资不高,但旱涝保收。

如果你喜欢高波动、高成长的股票,那它可能不适合你;但如果你偏好低风险、长期持有的风格,那它可以作为一个配置选项。


六、技术分析怎么看?有没有什么信号?

我知道很多人炒股特别看重技术分析,觉得“图形会说话”。那我也试着从技术角度看看这只股票有没有什么值得注意的地方。

先看周线图。我把601607的周K线拉出来一看,发现它从2020年高点28块左右一路回调,最低跌到16块附近,之后就在16-22这个区间来回震荡了将近三年。这种走势很典型,就是“横盘整理”。

先看周线图。我把601607的周K线拉出

有意思的是,从去年底开始,成交量有逐步放大的迹象,尤其是今年一季度,几次上涨都伴随着量能放大,说明有资金在悄悄进场。虽然还没突破22块的压力位,但至少说明有人在关注。

有意思的是,从去年底开始,成交量有逐步放

再看月线级别。它的长期趋势线一直在缓慢上移,MACD指标也没有出现明显的顶背离,说明整体趋势还没走坏。而且目前股价还在年线(250日均线)上方运行,属于偏强势状态。

短线来看,日线图上它经常出现“小阳线推升+缩量回调”的形态,这种走势一般意味着主力在温和吸筹。特别是每次跌破5日或10日均线后,很快又被拉回去,说明下方支撑比较强。

还有一个细节值得注意:它的RSI(相对强弱指标) 多数时候在40-60之间波动,很少冲到70以上,也很少跌破30。这说明它既不超买也不超卖,处于一种平衡状态。这种股票不适合追涨杀跌,更适合逢低布局。

当然啦,技术分析只是参考。我见过太多人盯着K线图分析得头头是道,结果第二天一个利空消息直接低开五个点。所以我觉得,技术面能看出些节奏感,但不能当成唯一依据。

我个人的看法是:目前它处在蓄势阶段,有没有行情还得看基本面配合。如果接下来有政策利好或者业绩超预期,不排除会有一波补涨;但如果大盘整体低迷,它也可能继续磨底。


七、基本面分析:数据背后藏着什么信息?

好了,重头戏来了——基本面分析。我知道很多人不爱看财报,觉得枯燥。但我还是决定耐着性子把它的主要财务数据捋一遍,毕竟这才是判断一家公司值不值的核心。

好了,重头戏来了——基本面分析。我知道很

先看营业收入。2023年年报显示,全年营收约2540亿元,同比增长6.3%。这个增速不算快,但在整个医药流通行业里也算合理。毕竟基数太大了,再高的增速也难维持。

再看归母净利润,大约是41亿元,同比增长4.8%。增速略低于营收,说明盈利能力略有下滑。拆开来看,主要是毛利率下降导致的。2023年综合毛利率只有13.2%,比前几年低了近一个百分点。原因前面提过,主要是集采压价影响。

费用控制方面,销售费用率约6.5%,管理费用率约2.8%,整体还算可控。不过财务费用有点高,主要是因为债务规模较大,利息支出不少。这也提醒我们,它的资产负债率一直维持在60%以上,杠杆不低。

现金流是个亮点。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连续多年为正,2023年达到近60亿元,说明主业造血能力不错。这点很重要,毕竟再好看的利润,如果没有真金白银回款,都是虚的。

资产质量方面,应收账款比较高,接近600亿元。这在医药流通行业很正常,毕竟要先供货后收款,周期较长。但也要警惕坏账风险,尤其是中小客户回款能力下降的话,会影响资金周转。

研发投入这块,2023年研发费用约50亿元,占营收比重1.96%。说实话,这个比例在创新药企里偏低。不过考虑到它工业板块收入占比不高,倒也能理解。但如果想转型创新驱动,这个投入还得加大。

股本结构上,总股本约36亿股,流通股占比很高,超过80%。这意味着筹码分散,不容易被操纵,但也意味着拉升需要更大的资金量。

还有一个数据我觉得挺关键:存货周转天数。目前大约是80天左右,在同行中属于中等水平。比一些高效的民企稍慢,但比部分区域性公司要快。说明它的供应链管理还有优化空间。

还有一个数据我觉得挺关键:存货周转天数。

综合来看,它的基本面属于“中规中矩”。没有爆雷的风险,也没有惊艳的增长点。就像一个中学生,各科成绩都在70-80分之间,不偏科,但也没拔尖。


八、和其他医药股比,它有什么不同?

有时候光看一只股票还不够,得横向比较才知道它处在什么位置。

我就挑了几家常见的医药股来做个对比:恒瑞医药(创新药代表)、九州通(流通巨头)、云南白药(中药+消费品)、迈瑞医疗(医疗器械)。

先看恒瑞医药。人家是创新药龙头,研发投入占比超过20%,虽然这两年也受集采影响,但一旦有新药获批,股价就能起飞。相比之下,上海医药的研发投入少得多,创新属性弱,想象力有限。

再看九州通。它和上海医药一样主打医药流通,营收规模也差不多。但九州通更偏向市场化运作,机制更灵活,部分地区配送效率更高。不过上海医药的优势在于国资背景更强,医院资源更稳定,尤其是在华东地区话语权更大。

云南白药就完全是另一种玩法了。它既有中药秘方,又跨界做牙膏、保健品,品牌溢价高,毛利率常年在50%以上。而上海医药的毛利率才13%,完全不是一个档次。

至于迈瑞医疗,那是高端医疗器械的代表,全球化布局,利润率高,成长性强。上海医药在这方面几乎没有涉足,业务模式也不可比。

所以你看,每家公司都有自己独特的定位。上海医药的特点是“大而全、稳而缓”。它不像恒瑞那样有爆发力,也不像云南白药那样有品牌溢价,更不像迈瑞那样技术壁垒高。但它胜在业务多元、抗风险能力强、区域护城河深。

所以你看,每家公司都有自己独特的定位。上

换句话说,它可能不是最闪亮的那个,但往往是风雨来临时最让人安心的那个。


九、散户适合投资它吗?听听我的心里话

这个问题,我得掏心窝子说几句。

作为一个普通散户,我最怕的就是“踩雷”和“套牢”。所以我选股的时候,总会问自己三个问题:这家公司会不会倒闭?它的产品有没有人买?它的股价会不会长期阴跌?

拿这三个问题去套上海医药,我的答案是:短期不会倒闭,产品一直有人买,股价大概率不会长期阴跌。这就够了。至少它不是那种随时可能暴雷的公司。

但它适不适合散户投资?这又是另一个问题。

我觉得,如果你是那种喜欢天天盯盘、想靠短线赚差价的人,那它可能不太合适。因为它波动小,消息刺激少,很难给你带来“心跳加速”的快感。

但如果你是那种工作忙、没时间研究、只想找个放心的标的长期拿着的人,那它或许是个选择。毕竟它分红稳定、业绩透明、行业刚需,就算不涨,拿个股息也比银行存款强。

还有一点很重要:它不会让你因为焦虑而睡不着觉。你看有些股票,今天涨停明天跌停,搞得人心惶惶。而上海医药呢?它就像一辆老式桑塔纳,动力不强,但皮实耐用,开着踏实。

当然,任何投资都有机会成本。你把钱放在这儿,就意味着错过了其他可能更高收益的机会。所以最终要不要投,还得看你自己的风险偏好和投资目标。

我只是想说,别总想着找“黑马”,有时候一匹走得稳的“老马”,也能带你走到终点。


十、总结一下:我对它的整体印象

写到这里,我已经啰嗦了快七千字了。最后我想用几句话总结一下我对601607上海医药的整体印象:

它是一家历史悠久、规模庞大、业务全面的国有医药企业。
它不属于那种能让你一夜暴富的股票,但也不是会让你血本无归的那种。
它的业绩稳定但增长缓慢,估值偏低但缺乏催化剂。
它适合那些追求稳健、注重安全边际、愿意长期持有的投资者。
它不是市场的焦点,但往往是风浪中的避风港。

我没有推荐你买,也没有劝你别买。我只是把我看到的、想到的、查到的东西,原原本本地告诉你。至于怎么决策,那是你的事。

投资本来就没有标准答案。别人的分析再精彩,也不能代替你自己的判断。你能做的,就是尽可能多地了解它,然后问问自己:我能接受它的优点,也能容忍它的缺点吗?

如果答案是“能”,那你就可以考虑;如果答案是“不能”,那就继续观望呗。股市又不会关门,机会永远都有。


相关自问自答(Q&A)

Q:上海医药是国企吗?
A:是的,它是上海市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实际控制的企业,属于地方国企。

Q:它主要的产品有哪些?
A:涵盖化学药、中药、生物药等多个品类,旗下有正大青春宝、上药信谊、雷允上等知名品牌。

Q:它的分红情况怎么样?
A:近年来保持稳定分红,通常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4元左右,股息率在3%上下。

Q:为什么它的股价一直涨不起来?
A:可能与成长性不足、市场偏好高增长标的、以及行业集采压力有关,具体原因需结合当时市场环境分析。

Q:它参与集采了吗?影响大吗?
A:参与了多项国家和地方药品集采,部分产品价格大幅下调,对公司毛利率造成一定压力。

Q:它的研发实力强吗?
A:相比专业创新药企,研发投入占比偏低,目前仍以仿制药和改良型新药为主,创新药管线尚在培育期。

Q:它和九州通有什么区别?
A:两者都是医药流通巨头,但上海医药工业板块更强,且国资背景更浓;九州通则更侧重市场化运营和农村市场。

Q:它适合长期持有吗?
A:对于偏好稳健、重视分红和低波动的投资者而言,可以作为配置型标的考虑,但需关注其成长性和行业变化。

Q:它的最大风险是什么?
A:主要包括集采带来的利润压缩、商誉减值风险、内部管理效率提升缓慢以及创新转型不及预期等。

Q:现在这个价位能买吗?
A:这个问题无法一概而论,投资决策应基于个人风险承受能力、资金安排及对公司的深入理解,建议结合多方信息审慎判断。

责任编辑:admin 标签:
广告

热门搜索

相关文章

广告
|热门股追踪 频道

601607上海医药股票,概念,前景,怎么样,个股分析,技术分析,基本面分析

dongfang888

|

《601607上海医药股票,概念、前景、怎么样?——一个普通投资者的视角》


一、我为什么会关注601607上海医药这只股票?

说实话,一开始我也没太注意这只股票。毕竟A股市场几千只股票,每天都有各种消息满天飞,谁有那么多精力去挨个研究呢?但有一次我在刷财经新闻的时候,看到“医药板块整体回暖”这个标题,心里就咯噔一下。这几年疫情折腾得大家对健康越来越重视,医药行业好像确实有点不一样了。

然后我就开始翻一些机构的研报,结果发现上海医药这个名字反复出现。它不仅是沪市的老牌上市公司,而且市值不小,业务覆盖面也挺广。再加上它是国企背景,听起来就让人觉得“稳当”。于是我就想,要不抽空好好了解一下这只股票?反正闲着也是闲着,总比瞎买强吧。

后来我又在几个投资论坛上看到有人讨论它,说它“盘子大、波动小、适合长期持有”,还有人说它“估值偏低、有补涨潜力”。这些话听得我心里直痒痒,虽然我也知道不能光听别人说,但至少说明这公司不是默默无闻的那种,值得多看两眼。

所以你看,关注它的原因其实挺现实的:一是行业热度高,二是公司本身有一定知名度,三是身边人都在聊,你不了解都不行。就这么着,我开始认真琢磨起601607来了。


二、上海医药到底是做什么的?别被名字骗了

很多人一听“上海医药”,第一反应可能是“哦,就是卖药的呗”。其实没那么简单。我刚开始也是这么以为的,后来查资料才发现,这家公司可不只是开药店或者生产药品那么简单。

它全名叫“上海医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是上海市国资委控股的一家大型综合性医药企业。你要是翻开它的年报,会发现它的业务链条特别长,几乎涵盖了整个医药产业链。简单来说,它干的事儿可以分成三大块:医药工业、医药商业和创新研发

先说医药工业这块。他们自己生产药品,包括化学药、中药、生物药等等。像一些常见的降压药、抗生素、抗肿瘤药,可能就有他们的产品。而且他们旗下有不少子公司,比如正大青春宝、上药信谊,都是业内有点名气的品牌。

然后是医药商业,这一块其实更“接地气”。你可以理解为他们是全国范围内的“药品批发商+配送商”。他们从厂家拿货,再卖给医院、药店,甚至直接供应给基层医疗机构。这一块虽然利润薄一点,但走量大,现金流稳定,属于典型的“细水长流”型业务。

最后是创新研发。这部分现在越来越受重视了。他们也在搞新药研发,尤其是在肿瘤、自身免疫病这些热门领域布局了不少项目。虽然目前还没出几个爆款,但至少方向是对的,毕竟未来医药行业的竞争,拼的就是创新能力。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他们在全国有几十家子公司,覆盖了20多个省市,网络非常广。这种规模效应在集采背景下尤其重要——哪怕单品降价了,只要销量够大,还是能活得下去。

所以你看,上海医药不是那种单一业务的小公司,而是一个“全产业链”的大平台。你说它是制药厂吧,它还做流通;你说它是经销商吧,它又有自己的药厂。这种模式在当前环境下,其实挺有韧性的。


三、它的“概念”到底有哪些?值不值得炒?

说到“概念”,现在炒股的人最喜欢听这个词了。什么“AI概念”、“新能源概念”、“国企改革概念”,一听就觉得要涨。那上海医药有什么概念呢?咱们来掰扯掰扯。

首先最明显的,当然是医药医疗概念。这不用多说了,只要是跟健康相关的,都算。特别是在后疫情时代,大家对医药的需求明显提升了,不管是预防、治疗还是康复,都离不开药企的支持。所以只要市场情绪偏向防御性板块,医药股往往就会被资金盯上。

其次,它是国企改革概念股。你别小看这一点。虽然它已经是国企了,但近年来一直在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比如引入战略投资者、优化治理结构、推动管理层激励等等。这些动作虽然不轰动,但细水长流地积累下来,可能会带来效率提升和估值修复的机会。

再一个,它也算是央企/地方国资整合概念的一部分。上海这几年一直在推动本地优质资产的整合重组,像上海电气、上汽集团都在动,医药这块自然也不会落下。虽然目前还没有明确的重组计划,但市场上总有这种预期存在,时不时就会被拿出来炒一炒。

还有就是中医药振兴概念。国家这几年大力支持中医药发展,出台了不少政策。而上海医药手里握着不少老字号中药品牌,比如雷允上、龙虎牌等,这些都是有历史底蕴的IP。如果政策红利持续释放,这些资产的价值可能会被重新评估。

还有就是中医药振兴概念。国家这几年大力支

另外,它也算沾边创新药概念。虽然它的创新药占比还不高,但它确实在投入研发,也有几个在临床阶段的项目。尤其是在ADC(抗体偶联药物)、双抗这些前沿领域,已经有了一些布局。虽然离商业化还远,但只要有故事讲,市场就愿意给点溢价。

还有一个容易被忽略的概念,叫高股息防御型股票。你看它的分红一直挺稳定的,近几年股息率基本维持在3%以上,在整个医药板块里算是不错的。对于那些不想追涨杀跌、只想拿点稳定回报的人来说,这类股票是有吸引力的。

还有一个容易被忽略的概念,叫高股息防御型

当然啦,概念归概念,能不能兑现又是另一回事。我见过太多股票靠着一个“概念”炒上去,最后啥也没落下来。所以我觉得,听概念可以,但不能迷信。关键还得看公司本身干得怎么样。


四、未来的前景到底怎么样?我看是喜忧参半

谈到前景,我就得实话实说了。我对上海医药的未来,总体感觉是“稳中有变,挑战不少”。

先说好的一面。第一,中国老龄化趋势越来越明显,60岁以上人口已经超过2.8亿,这对医药行业来说是个巨大的长期需求支撑。老年人用药频率高、慢性病多,药品消费只会越来越多。上海医药作为全国性医药流通龙头,肯定能吃到这波红利。

第二,国家在推“分级诊疗”和“基层医疗建设”,这意味着更多的药品要下沉到社区医院、乡镇卫生院。而上海医药的配送网络正好覆盖广泛,尤其是华东地区根基深厚,这种政策导向对他们是有利的。

第二,国家在推“分级诊疗”和“基层医疗建

第三,随着医保控费常态化,医院对供应链效率要求越来越高,谁能做到“快、准、省”,谁就能拿到更多订单。上海医药在这方面有系统优势,信息化程度也不低,未来在集采配送、医院SPD(院内物流)服务这些新业务上,还有拓展空间。

再说创新方面。虽然他们现在的创新药成果不多,但如果能在某些细分领域实现突破,比如某个抗癌药获批上市,那就可能打开新的增长曲线。毕竟资本市场最喜欢听“从仿制走向创新”的故事。

但问题也不少。最大的一个就是集采压力。这几年国家组织的药品集中采购,动不动就把价格砍掉七八成。上海医药很多传统产品都被纳入集采名单,利润空间被严重压缩。虽然销量上去了,但毛利率却在往下走,这对业绩是个实实在在的打击。

第二个问题是内部管理效率。毕竟是国企出身,层级多、决策慢、机制不够灵活的问题一直存在。虽然他们在推改革,但见效需要时间。相比之下,一些民营药企反应更快,机制更活,在市场竞争中反而更有优势。

第三个是研发投入相对不足。你看恒瑞、百济神州这些公司,每年砸几十亿做研发,而上海医药的研发费用占营收比重一直不高,大概在2%-3%左右。这个水平在创新药赛道里根本不够看。没有足够投入,哪来的创新成果?

还有一个潜在风险是商誉问题。他们过去并购了不少企业,积累了一定的商誉。一旦某些子公司业绩不达预期,就可能出现减值,直接影响净利润。这种事情在别的公司身上已经发生过好几次了,不得不防。

所以综合来看,我觉得它的前景不算差,但也谈不上特别亮眼。它更像是一个“守成者”,而不是“颠覆者”。如果你期待它短期内爆发式增长,那可能会失望;但如果你把它当作一个稳健型选手,长期观察,也许会有不一样的看法。


五、这只股票到底“怎么样”?我的真实感受

这个问题问得好。很多人炒股都喜欢问:“这只股好不好?”但“好”这个字太模糊了。你说业绩好?股价好?还是未来潜力好?每个人标准不一样。

那我自己是怎么看的呢?我试着从几个维度来说说我的真实感受。

首先是业绩表现。我翻了它最近三年的财报,营收一直在增长,去年超过了2500亿元,这数字听着挺吓人的,毕竟是全国前几的医药流通商。但净利润增速就没那么乐观了,有时候 barely 跟上GDP增速。而且ROE(净资产收益率)常年在8%-10%之间徘徊,说实话不算高。比起一些ROE动辄15%以上的消费或科技公司,它的盈利能力显得有点平庸。

其次是估值水平。目前它的市盈率(PE)大概在12倍左右,PB(市净率)不到1.5倍。放在整个A股市场看,尤其是对比那些动辄四五十倍PE的医药股,这个估值确实是偏低的。有些人就说:“这么便宜,是不是被低估了?”但我总觉得便宜有便宜的道理。估值低,往往是因为成长性不够强,或者市场对它的预期不高。

再看股价走势。过去五年,它的股价基本上是在一个区间里震荡,涨得慢,跌得也慢。不像有些医药股能一口气翻几倍,它更像是“温吞水”。好处是波动小,适合胆小的人拿着;坏处是如果你指望靠它赚快钱,那恐怕要失望。

还有就是股东结构。我发现它的前十大股东里,大多是国资背景和机构投资者,散户持股比例不算高。这意味着股价不容易被游资炒作,但也说明缺乏短期爆发力。机构喜欢它的稳定性,但不太愿意给太高溢价。

另外我还注意到一点,它的分红还算稳定。连续多年每10股派现4元以上,现金分红率也保持在40%左右。这对于追求现金流的投资者来说是个加分项。不过话说回来,分红再多,股价不涨,总收益也不会太高。

总的来说,我对它的评价是:一家基本面扎实、经营稳健、但缺乏惊喜的公司。它不会让你一夜暴富,但也不太可能让你亏得太惨。就像一个老实上班的公务员,工资不高,但旱涝保收。

如果你喜欢高波动、高成长的股票,那它可能不适合你;但如果你偏好低风险、长期持有的风格,那它可以作为一个配置选项。


六、技术分析怎么看?有没有什么信号?

我知道很多人炒股特别看重技术分析,觉得“图形会说话”。那我也试着从技术角度看看这只股票有没有什么值得注意的地方。

先看周线图。我把601607的周K线拉出来一看,发现它从2020年高点28块左右一路回调,最低跌到16块附近,之后就在16-22这个区间来回震荡了将近三年。这种走势很典型,就是“横盘整理”。

先看周线图。我把601607的周K线拉出

有意思的是,从去年底开始,成交量有逐步放大的迹象,尤其是今年一季度,几次上涨都伴随着量能放大,说明有资金在悄悄进场。虽然还没突破22块的压力位,但至少说明有人在关注。

有意思的是,从去年底开始,成交量有逐步放

再看月线级别。它的长期趋势线一直在缓慢上移,MACD指标也没有出现明显的顶背离,说明整体趋势还没走坏。而且目前股价还在年线(250日均线)上方运行,属于偏强势状态。

短线来看,日线图上它经常出现“小阳线推升+缩量回调”的形态,这种走势一般意味着主力在温和吸筹。特别是每次跌破5日或10日均线后,很快又被拉回去,说明下方支撑比较强。

还有一个细节值得注意:它的RSI(相对强弱指标) 多数时候在40-60之间波动,很少冲到70以上,也很少跌破30。这说明它既不超买也不超卖,处于一种平衡状态。这种股票不适合追涨杀跌,更适合逢低布局。

当然啦,技术分析只是参考。我见过太多人盯着K线图分析得头头是道,结果第二天一个利空消息直接低开五个点。所以我觉得,技术面能看出些节奏感,但不能当成唯一依据。

我个人的看法是:目前它处在蓄势阶段,有没有行情还得看基本面配合。如果接下来有政策利好或者业绩超预期,不排除会有一波补涨;但如果大盘整体低迷,它也可能继续磨底。


七、基本面分析:数据背后藏着什么信息?

好了,重头戏来了——基本面分析。我知道很多人不爱看财报,觉得枯燥。但我还是决定耐着性子把它的主要财务数据捋一遍,毕竟这才是判断一家公司值不值的核心。

好了,重头戏来了——基本面分析。我知道很

先看营业收入。2023年年报显示,全年营收约2540亿元,同比增长6.3%。这个增速不算快,但在整个医药流通行业里也算合理。毕竟基数太大了,再高的增速也难维持。

再看归母净利润,大约是41亿元,同比增长4.8%。增速略低于营收,说明盈利能力略有下滑。拆开来看,主要是毛利率下降导致的。2023年综合毛利率只有13.2%,比前几年低了近一个百分点。原因前面提过,主要是集采压价影响。

费用控制方面,销售费用率约6.5%,管理费用率约2.8%,整体还算可控。不过财务费用有点高,主要是因为债务规模较大,利息支出不少。这也提醒我们,它的资产负债率一直维持在60%以上,杠杆不低。

现金流是个亮点。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连续多年为正,2023年达到近60亿元,说明主业造血能力不错。这点很重要,毕竟再好看的利润,如果没有真金白银回款,都是虚的。

资产质量方面,应收账款比较高,接近600亿元。这在医药流通行业很正常,毕竟要先供货后收款,周期较长。但也要警惕坏账风险,尤其是中小客户回款能力下降的话,会影响资金周转。

研发投入这块,2023年研发费用约50亿元,占营收比重1.96%。说实话,这个比例在创新药企里偏低。不过考虑到它工业板块收入占比不高,倒也能理解。但如果想转型创新驱动,这个投入还得加大。

股本结构上,总股本约36亿股,流通股占比很高,超过80%。这意味着筹码分散,不容易被操纵,但也意味着拉升需要更大的资金量。

还有一个数据我觉得挺关键:存货周转天数。目前大约是80天左右,在同行中属于中等水平。比一些高效的民企稍慢,但比部分区域性公司要快。说明它的供应链管理还有优化空间。

还有一个数据我觉得挺关键:存货周转天数。

综合来看,它的基本面属于“中规中矩”。没有爆雷的风险,也没有惊艳的增长点。就像一个中学生,各科成绩都在70-80分之间,不偏科,但也没拔尖。


八、和其他医药股比,它有什么不同?

有时候光看一只股票还不够,得横向比较才知道它处在什么位置。

我就挑了几家常见的医药股来做个对比:恒瑞医药(创新药代表)、九州通(流通巨头)、云南白药(中药+消费品)、迈瑞医疗(医疗器械)。

先看恒瑞医药。人家是创新药龙头,研发投入占比超过20%,虽然这两年也受集采影响,但一旦有新药获批,股价就能起飞。相比之下,上海医药的研发投入少得多,创新属性弱,想象力有限。

再看九州通。它和上海医药一样主打医药流通,营收规模也差不多。但九州通更偏向市场化运作,机制更灵活,部分地区配送效率更高。不过上海医药的优势在于国资背景更强,医院资源更稳定,尤其是在华东地区话语权更大。

云南白药就完全是另一种玩法了。它既有中药秘方,又跨界做牙膏、保健品,品牌溢价高,毛利率常年在50%以上。而上海医药的毛利率才13%,完全不是一个档次。

至于迈瑞医疗,那是高端医疗器械的代表,全球化布局,利润率高,成长性强。上海医药在这方面几乎没有涉足,业务模式也不可比。

所以你看,每家公司都有自己独特的定位。上海医药的特点是“大而全、稳而缓”。它不像恒瑞那样有爆发力,也不像云南白药那样有品牌溢价,更不像迈瑞那样技术壁垒高。但它胜在业务多元、抗风险能力强、区域护城河深。

所以你看,每家公司都有自己独特的定位。上

换句话说,它可能不是最闪亮的那个,但往往是风雨来临时最让人安心的那个。


九、散户适合投资它吗?听听我的心里话

这个问题,我得掏心窝子说几句。

作为一个普通散户,我最怕的就是“踩雷”和“套牢”。所以我选股的时候,总会问自己三个问题:这家公司会不会倒闭?它的产品有没有人买?它的股价会不会长期阴跌?

拿这三个问题去套上海医药,我的答案是:短期不会倒闭,产品一直有人买,股价大概率不会长期阴跌。这就够了。至少它不是那种随时可能暴雷的公司。

但它适不适合散户投资?这又是另一个问题。

我觉得,如果你是那种喜欢天天盯盘、想靠短线赚差价的人,那它可能不太合适。因为它波动小,消息刺激少,很难给你带来“心跳加速”的快感。

但如果你是那种工作忙、没时间研究、只想找个放心的标的长期拿着的人,那它或许是个选择。毕竟它分红稳定、业绩透明、行业刚需,就算不涨,拿个股息也比银行存款强。

还有一点很重要:它不会让你因为焦虑而睡不着觉。你看有些股票,今天涨停明天跌停,搞得人心惶惶。而上海医药呢?它就像一辆老式桑塔纳,动力不强,但皮实耐用,开着踏实。

当然,任何投资都有机会成本。你把钱放在这儿,就意味着错过了其他可能更高收益的机会。所以最终要不要投,还得看你自己的风险偏好和投资目标。

我只是想说,别总想着找“黑马”,有时候一匹走得稳的“老马”,也能带你走到终点。


十、总结一下:我对它的整体印象

写到这里,我已经啰嗦了快七千字了。最后我想用几句话总结一下我对601607上海医药的整体印象:

它是一家历史悠久、规模庞大、业务全面的国有医药企业。
它不属于那种能让你一夜暴富的股票,但也不是会让你血本无归的那种。
它的业绩稳定但增长缓慢,估值偏低但缺乏催化剂。
它适合那些追求稳健、注重安全边际、愿意长期持有的投资者。
它不是市场的焦点,但往往是风浪中的避风港。

我没有推荐你买,也没有劝你别买。我只是把我看到的、想到的、查到的东西,原原本本地告诉你。至于怎么决策,那是你的事。

投资本来就没有标准答案。别人的分析再精彩,也不能代替你自己的判断。你能做的,就是尽可能多地了解它,然后问问自己:我能接受它的优点,也能容忍它的缺点吗?

如果答案是“能”,那你就可以考虑;如果答案是“不能”,那就继续观望呗。股市又不会关门,机会永远都有。


相关自问自答(Q&A)

Q:上海医药是国企吗?
A:是的,它是上海市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实际控制的企业,属于地方国企。

Q:它主要的产品有哪些?
A:涵盖化学药、中药、生物药等多个品类,旗下有正大青春宝、上药信谊、雷允上等知名品牌。

Q:它的分红情况怎么样?
A:近年来保持稳定分红,通常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4元左右,股息率在3%上下。

Q:为什么它的股价一直涨不起来?
A:可能与成长性不足、市场偏好高增长标的、以及行业集采压力有关,具体原因需结合当时市场环境分析。

Q:它参与集采了吗?影响大吗?
A:参与了多项国家和地方药品集采,部分产品价格大幅下调,对公司毛利率造成一定压力。

Q:它的研发实力强吗?
A:相比专业创新药企,研发投入占比偏低,目前仍以仿制药和改良型新药为主,创新药管线尚在培育期。

Q:它和九州通有什么区别?
A:两者都是医药流通巨头,但上海医药工业板块更强,且国资背景更浓;九州通则更侧重市场化运营和农村市场。

Q:它适合长期持有吗?
A:对于偏好稳健、重视分红和低波动的投资者而言,可以作为配置型标的考虑,但需关注其成长性和行业变化。

Q:它的最大风险是什么?
A:主要包括集采带来的利润压缩、商誉减值风险、内部管理效率提升缓慢以及创新转型不及预期等。

Q:现在这个价位能买吗?
A:这个问题无法一概而论,投资决策应基于个人风险承受能力、资金安排及对公司的深入理解,建议结合多方信息审慎判断。


热门股追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