盈余现金保障倍数是什么?大概为多少合适
dongfang888
|盈余现金保障倍数,听起来有点专业,其实说白了就是用来衡量企业赚的钱到底有多少是真金白银收回来的。我们都知道,企业的利润表上显示的利润,并不等于它实际收到的现金。有时候账面上看着赚了不少钱,但口袋里却没几个子儿,这就容易出问题了。
那这个“盈余现金保障倍数”到底是怎么算的呢?其实也不难理解,它的公式是: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 净利润。简单来说,就是看公司通过正常经营赚到的现金,能不能覆盖它账面上的利润。
举个例子,如果一家公司净利润是100万,而它实际通过经营收到的现金是150万,那这个倍数就是1.5。这说明它不仅赚到了钱,还实实在在收到了比利润更多的现金,这样的情况一般来说是比较健康的。
那这个倍数多少才算合适呢?这个问题没有标准答案,但我们可以大致参考一下。一般来说,如果这个倍数在1以上,说明公司赚的钱基本都能变成现金,财务状况比较稳健;如果长期低于1,那就得小心了,可能意味着公司虽然账面盈利,但现金流紧张,甚至有可能存在虚增利润的风险。
当然啦,不同行业、不同发展阶段的企业,这个指标的标准也会不一样。比如一些重资产行业,像制造业或者电力行业,它们前期投入大,回款周期长,可能这个倍数会低一点也正常。但如果是零售业或者服务业,现金流相对稳定,这个倍数就应该高一些才对。
总的来说,盈余现金保障倍数是一个非常实用的财务指标,它能帮我们看清企业的真实盈利能力。光看利润表可能会被误导,结合现金流量表一起分析,才能更全面地了解一个公司的健康程度。
自问自答环节:
Q:盈余现金保障倍数为0.8,是不是说明公司有问题?
A:不一定马上就有问题,但如果长期维持在这个水平以下,就说明公司账面利润和实际现金流脱节,可能存在应收账款过多或利润虚高的风险。
Q:这个指标越高越好吗?
A:也不是越高越好,太高可能说明公司过于保守,没有把资金投入到业务扩张中,反而影响发展速度。
Q:我是个普通投资者,有必要关注这个指标吗?
A:很有必要!尤其是如果你投资的是上市公司,看看财报里的这个指标,能帮你判断这家公司是不是真的赚钱,而不是靠会计手段“做”出来的利润。
Q:哪里可以查到企业的盈余现金保障倍数?
A:一般在上市公司的年度报告或季度报告中的财务报表部分能找到相关数据,自己稍微计算一下就能得出这个倍数。
Q:除了这个指标,还有哪些可以辅助判断企业真实盈利情况?
A:还可以结合自由现金流、经营性现金流占比、应收账款周转率等指标一起分析,综合判断更靠谱。